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3月2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出院/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111例,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及临床结局分为普通型组(A组,36例)、重症存活组(B组,35例)、重症死亡组(C组,40例),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凝血相关指标行描述性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11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增高比例分别为24.3%、7.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和血小板(PLT)增高占比分别为25.2%、59.5%、0.9%和16.2%,降低占比分别为10%、5.4%、36%和14.4%;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分别为0.95(0.49,5.24)mg/L和3.57(1.51,16.86)mg/L.除APTT以外,PT、TT、FIB、AT-Ⅲ和PLT三组间构成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中PT、TT增高,FIB、AT-Ⅲ、PLT降低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D-D、FDP在A、B、C三组间呈现"阶梯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紊乱发生比例较高,且符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生理特征,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可能出现DIC进程加剧并引发不良临床结局.
推荐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血液指标特征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血液检验
指标特征
T淋巴细胞亚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糖尿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冠状病毒属
肺炎,病毒性
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凝血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12.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20.028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凝血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