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莫西沙星作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被大量的使用,在人体以及家畜体内会有药物残留,危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为了避免人体二次摄入,能够快速检测肉制品中是否含有莫西沙星残留的方法尤为重要.为此,采用振动光谱技术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为莫西沙星的振动光谱检测与鉴定提供基础数据,为其在药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步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DFT),构建莫西沙星分子空间结构,利用B3LYP/6-311+G(d)基组优化结构并计算其理论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理论计算结果发现莫西沙星分子在3700~2800与1800~400 cm-1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拉曼与红外活性,前者主要是官能团上键的振动,后者为指纹区上键的振动.由于两种光谱信息互补的优越性,首先通过对比理论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标记出同时具有两种或只具有一种振动活性的振动峰频率,结合Gaussian view显示莫西沙星分子中每个键对应的振动频率进行全面的归属,同时给出莫西沙星分子的键长、键角和二面角等空间结构参数.第二步通过实验测量了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的自然拉曼光谱(NRS)与红外光谱(IR).理论计算结果误差由频率校正因子0.973修正,再与实验数据相比较,峰值波数相差大多在0~10 cm-1范围内,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该结果为莫西沙星的振动光谱检测与鉴定提供基础数据,为其在药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奥氮平和氯氮平光谱性质和药物活性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奥氮平
氯氮平
药物活性
光谱性质
莫西沙星杂质C的合成工艺研究
莫西沙星杂质C
合成
喹诺酮
氚标记甲烷分子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甲烷
密度泛函理论
光谱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莫西沙星振动光谱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莫西沙星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4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3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21)01-0039-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红星 58 238 8.0 11.0
2 范雅 10 35 3.0 5.0
3 刘春宇 24 72 5.0 8.0
4 辛敏思 7 9 2.0 3.0
5 徐笛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莫西沙星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