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实现复杂溶液体系中微量铜离子的分离,将离子印迹技术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以铜离子为模板离子,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氨水为引发剂,全程以水作溶剂,分别采用传统加热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铜离子印迹聚合物(Cu(II)-IIP),研究了制备条件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氮气物理吸附-脱附仪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热烘干法相比,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的产物具有更好的形貌,且吸附容量提高31.05%.聚合物在优化后的测试条件下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56.68 mg/g,在实际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6.1% ~102.6%.研究结果证明冷冻干燥制备的铜离子印迹聚合物可用于真实水样中微量铜离子的分离与富集.
推荐文章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离子印迹聚合物
制备
应用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分子印迹
分子印迹聚合物
微球
制备方法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磁性分子印迹技术
聚合物
制备
吸附
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半共价法
双酚A
交联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冻干燥法铜离子本体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来源期刊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铜离子印迹聚合物 溶胶-凝胶法 冷冻干燥 吸附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6
页数 9页 分类号 O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21.01.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9(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离子印迹聚合物
溶胶-凝胶法
冷冻干燥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8996
63-1042/N
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22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