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孔子以前,“仁”与“孝”作为具体德目分别出现;在孔子及其后学的思想体系中,“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内在普遍道德性,而“孝”则是一种伦理层面上的特殊。先秦儒家对于仁孝关系的讨论实质上体现了中国哲学对于普遍与特殊这一问题的关注。近年来,很多学者着眼于儒家注重血缘宗法的特征,认为“仁”与“孝”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悖论,这种“仁孝悖论”的说法实有诸多偏颇之处。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仁”的理论地位远在“孝”之上;而后者作为道德实践的起点,则为“仁”所统摄。
推荐文章
论先秦儒家的革命观念
先秦
儒家
革命观念
论先秦儒家“修养”美育及当代实践美育的转型
审美人格
先秦儒家
当代实践
修养美育
论先秦儒家生命观
先秦儒家生命观
和谐
仁德修养
生命追求
生命原则
生命实践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启示的文献综述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
大学生人格培养
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秦儒家仁孝关系再探
来源期刊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普遍 特殊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6
页数 7页 分类号 B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秦
儒家
普遍
特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4-1869
15-1063/C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科学路3号
出版文献量(篇)
4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