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为5类中药新药的研发找出更好的路径.方法 通过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的国产药品数据库中2009年—2018年获得生产批准的5类中药新药情况进行整理,对获批5类中药新药的生产工艺进行重点分析,并对其获批数量、有效部位类型、活性成分、治疗领域和剂型选择按照年度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5类中药新药在2012年—2014年获批的数量最多,近年来其注册申请和研发报道较少;获批的5类中药新药的生产工艺仍以传统工艺为主,其中提取工艺以回流法应用最多,富集工艺中色谱法的使用最为广泛,新技术、新手段的引入与发展相对较少,这并不利于中药的现代化和创新发展;获批品种中研究最多的有效部位类型是黄酮类和皂苷,治疗领域集中在心脑血管、精神系统等常见疾病领域;胶囊剂是获批品种使用最多的剂型.结论 近十年5类中药新药的获批数量和研发热度与趋势在减小,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类中药新药,其优势和特点明确,应获得更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推荐文章
锆质陶瓷及其生产工艺
锆质陶瓷
性能
生产工艺
我国港口生产形势2017年回顾及2018年预测
港口生产
回顾
预测
货物吞吐量
大宗干散货
集装箱
软木地板分类及其生产工艺
软木地板
粘贴式
悬浮式
生产工艺
技术要求
2009年—2013年护理类期刊基金论文分析研究
护理论文
基金论文比
篇均被引率
期刊评级体系
护理学
期刊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9年—2018年我国获批的5类中药新药及其生产工艺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5类中药新药 生产工艺 有效部位 治疗 剂型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72/j.issn1671-4008.2021.01.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5类中药新药
生产工艺
有效部位
治疗
剂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药杂志
月刊
1671-4008
37-1383/R
大16开
济南市段店南路217号
24-18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61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