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区及巴楚县的鱼类进行寄生虫病原调查过程中,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s)和云斑鮰(I nebulosus)鳃部发现有单殖吸虫寄生,两种鱼所寄生的虫种形态基本一致,仅连接片形态稍有差异,通过形态学鉴定为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趋鮰虫属(Ligictaluridus)的普氏趋鮰虫(L.pricei).为验证形态鉴定的准确性,扩增了寄生虫的28S rDNA序列,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鱼所寄生的单殖吸虫与普氏趋鮰虫的相似度均达98%以上,在系统进化树中紧密聚为一支,置信度均为100;同时,两种虫与普氏趋鮰虫间的遗传距离数值接近于零,表现出了很高的相似度和亲缘关系.因此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这两种鱼感染的是同一种寄生虫.研究结果可为新疆人工养殖鮰科鱼类的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图丽鱼寄生破坏古氏虫的形态描述及系统发育
图丽鱼
破坏古氏虫
形态描述
系统发育
田中碘泡虫的重描述及系统发育分析
田中碘泡虫
重描述
系统发育分析
形态学
18SrDNA
浙江近海(鱚)属鱼类形态描述及中国(鱚)属鱼类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浙江近海
(鱚)属鱼类
形态特征
种类鉴定
系统发育
斑点叉尾鮰可疑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斑点叉尾鮰
病原细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鮰科鱼类鳃部寄生的普氏趋鮰虫形态描述及系统发育分析
来源期刊 动物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云斑鮰 普氏趋鮰虫 形态鉴定 系统发育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Q9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59/j.cjz.202101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点叉尾鮰
云斑鮰
普氏趋鮰虫
形态鉴定
系统发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学杂志
双月刊
0250-3263
11-1830/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2-42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