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小品"一词,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文学篇》中:"有北来道人好才理,与林公相遇于瓦官寺,讲小品"。可见早在南北朝时期,小品便已经以一种艺术形态出现在百性的生活之中。往事越千年,沧海变桑田,谁也没料到,1500多年前出现的"小品"一词,到了公元20世纪八十年代后,竟然成了当代中国人口中的热词,小品成为最受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这与电视机普及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试论赵本山春晚小品语言特色
春晚小品
语言表达
诙谐
讽刺
从受众到用户:三个维度的把握
受众
用户
维度
把握
立足三个维度,探索高职高考数学备考
高职
数学
备考
基础知识
运用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电视小品创优的三个维度——以赵本山主演的《心病》为例
来源期刊 剧影月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电视小品 世说新语 艺术表演形式 赵本山 瓦官寺 平民百姓 南北朝时期 当代中国人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视小品
世说新语
艺术表演形式
赵本山
瓦官寺
平民百姓
南北朝时期
当代中国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剧影月报
双月刊
1004-5864
32-1095/J
大16开
南京市中山南路89号江苏文化大厦9楼
28-4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24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