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CT评分和白介素-6(IL-6)指数联合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首诊病情分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确诊COVID-19患者(COVID-19普通型患者29例,重型患者30例)病历资料,对胸部CT影像特征进行半定量评分并测定IL-6数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COVID-19普通型及重型组患者IL-6指数和CT评分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计算COVID-19重型患者的IL-6指数、CT评分最佳截断值(cut-off值)、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估单项及联合IL-6指数、CT评分的诊断效能.结果 COVID-19普通型患者中9例IL-6指数正常;20例IL-6指数异常,数值范围为7.6~37.1 pg/ml,均值为(20.07±9.79)pg/ml,CT 评分为5~12分,均值为(8.85±1.71)分.30例 COVID-19重型患者 IL-6指数异常,数值为58.53(38.33~100.30)pg/ml,CT 评分为8~16分,均值为(13.00±2.61)分.COVID-19重型患者的IL-6指数及CT评分均高于普通型IL-6指数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VID-19重型患者组和普通型IL-6指数异常患者组的IL-6指数与CT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8,0.397,P均<0.05).ROC曲线显示,联合采用IL-6指数及CT评分诊断COVID-19重型患者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3.9 pg/ml、11分.敏感性为96.70%,特异性为89.70%,其诊断效能高于单独采用CT评分或IL-6指数.结论 COVID-19普通型及重型患者首诊胸部CT表现具有特征的影像改变,CT联合IL-6指数能有效提高COVID-19患者首诊病情判断的准确性.
推荐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样密度
C反应蛋白
毕节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
毕节地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CT影像学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二代病例首诊胸部DR的诊断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数字化X线摄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胸部CT联合白介素-6检测对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首诊病情的价值初探
来源期刊 中国病毒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重型患者 轻型患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白介素6 胸部CT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5/j.2095-0136.2020.007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6)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重型患者
轻型患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白介素6
胸部C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毒病杂志
季刊
2095-0136
11-596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82-310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