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现行刑事侦查法属单一真实发现模式,其以真实发现的认识论功能为导向,采侧重权力行使的一维构造.在互联网普及、科技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隐私衰退,公权力扩张,现行法模式面临结构偏差、功能失衡的内部危机.为此,我国侦查法规范目的 需要进行"话语更新":从传统的以"犯罪行为"为中心的犯罪控制与真实发现的认识论目的 ,转向兼顾以"国民/社会"为中心的安全保障,且更侧重国家权力行使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本文并未囿于学者所倡导的隐私权话语体系,亦未泛泛而论"人权保障",而是转向功能论视角与风险社会语境,审视现行侦查法内嵌功能之偏颇,进而转向安全话语体系之倡导及安全保障机制之倡导.同时,作为以功能论为导向的权力规范机制,本文亦可为行政领域的搜查、扣押等措施以及监察调查措施的理论检讨与立法完善提供理论参照.
推荐文章
论刑事侦查的司法制约机制
刑事侦查
诉讼权
新刑诉法
制约机制
国家追诉权力
模糊图像复原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模糊图像
复原技术
矫正
刑事侦查
浅析新刑诉法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完善
技术侦查措施
立法背景
适用不足
立法完善
刑事侦查专业教学问题研究
刑事侦查
教学
实效性
实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刑事侦查法规范目的的"话语转换"
来源期刊 南大法学 学科
关键词 侦查 隐私保护 安全保障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6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8)
共引文献  (47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9(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20(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侦查
隐私保护
安全保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半年刊
978-7-5118-4652-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