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摘要:
铜编鼓是由古代铜鼓演化而得,承铜鼓铸造工艺之精良,赋铜鼓生律于有形.20世纪80年代,黄仲裕、张颖中等人受编钟成功复制的影响,结合广西河池壮族地区敲打铜鼓的习俗,对铜鼓的声乐进行改良,研制出了第一代能够敲打出现代音阶(十二平均律化)的定音铜鼓.2008年,来自广西东兰城镇中学的谭安益、牙运永两位老师,出于对家乡铜鼓文化的热爱,历经数次试验,于2009年独立研制出了能够敲打出一个八度音阶的音乐铜鼓.十二平均律化的铜鼓(铜编鼓)能够更好地配合现代舞台演奏.本文对其制作技艺进行考察记录,探析其调音原理,旨在呈现铜编鼓制作技艺水平.
推荐文章
广府地区狮鼓制作技艺及其传承
狮鼓
南狮(醒狮)
"金声"
"全声"
"佛声"
陕西传统木轮大车制作技艺调查
传统技艺
车辆
木轮大车
俄罗斯铜加工生产考察报告
俄罗斯
铜加工
考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编鼓制作技艺考察
来源期刊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学科
关键词 铜编鼓 制作技艺 湿型砂模法 失蜡法 调音原理
年,卷(期) 2023,(2) 所属期刊栏目 “传统工艺与大国工匠:技艺、精神与传承”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J52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24.2021.001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编鼓
制作技艺
湿型砂模法
失蜡法
调音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双月刊
1674-4969
11-5780/TB
大16开
200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