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以提高临床对COVID-19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60岁,年龄中位数为39岁.4例(4/6)有1周内武汉返回某地病史,2例(2/6)有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5/6)、乏力(5/6)、咳嗽(4/6)为主.实验室检查主要阳性指标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反应蛋白不同程度升高.CT显示6例患者中1例未见异常,其余5例共检出60个病灶.CT表现为:病变以双肺下叶多见(38/60;63.3%),主要分布于双肺外带(49/60,81.7%),以磨玻璃密度(51/60,85%)为著,部分为亚实性密度病变(7/60,11.7%),极少数为实性密度病变(2/60,3.3%),可伴有小血管增粗(8/60,13.3%)、铺路石征(7/60,11.7%)、支气管空气征(5/60,8.3%)、小叶间隔增厚(5/60,8.3%)、晕征(4/60,6.6%)、反晕征(3/60,5%)及胸膜平行征(2/60,3.3%)等伴随征象,边界模糊或欠清(60/60,100%).所有病例均未发现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无心包及胸腔积液.结论 COVID-19的胸部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少数病例早期CT表现不典型或正常.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核酸检测综合考虑可早期诊断该病.
推荐文章
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磨玻璃样密度
C反应蛋白
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特征
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CT表现
来源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特征 计算机体层成像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COVID-19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93/j.cnki.ydyxb.2020-024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特征
计算机体层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季刊
1672-2639
61-1408/R
大16开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52-2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