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纳米硅作为硅源,苯胺作为碳源,通过原位聚合结合炭化合成硅/炭复合材料,接着通过水蒸气物理活化得到硅/活性炭复合物.使用XRD、N2吸附法、透射电镜以及半电池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硅/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结构和锂电池性能进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水蒸气活化温度与活化时间分别为750°C和20 min时,得到的硅/活性炭复合材料表现出比硅/炭复合材料更好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该样品在100、200、300和500 mA/g电流密度下的克容量分别为2860、2482、2212和1933 mA·h/g,当电流密度达到1000 mA/g时,克容量仍有1505 mA·h/g,而当电流密度降低为100 mA/g时,材料的克容量恢复到2554 mA·h/g,保持率为89.3%,反映了良好的倍率性能.
推荐文章
酚醛树脂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活性炭
酚醛树脂
共混
水蒸气活化
电化学
高温氢还原法制备纳米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石墨烯
纳米硅粉
高温氢还原法
电池容量
钴氧化物/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钴氧化物
碳复合材料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超级电容器
Ni/Al-LDH/MCNTs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Ni/Al双氢氧化物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电化学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硅/活性炭复合物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储能材料与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799/j.cnki.2095-4239.2020-02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斌 11 40 4.0 6.0
2 阮殿波 3 0 0.0 0.0
3 王瑨 1 0 0.0 0.0
4 王建全 1 0 0.0 0.0
5 谢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活性炭复合物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