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是广泛应用于眼用制剂的防腐剂,其在眼表的积累是引起眼用制剂药物毒性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来检测防腐剂的体内毒性.本研究以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为探针药物建立一种快速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眼毒性的斑马鱼模型和方法.方法 体式显微镜下活体观察斑马鱼幼鱼给药后眼部形态的变化;采用斑马鱼行为学检测实验,检测在明暗交替条件下斑马鱼幼鱼视觉对光刺激的反应能力;利用RT-PCR和原位杂交实验检测斑马鱼幼鱼眼发育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能够诱导斑马鱼幼鱼眼损伤,其虹膜带宽与瞳孔直径之比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角膜有斑块样病变以及巩膜有凸起样病变.行为学实验表明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导致斑马鱼幼鱼的光反应能力降低.RT-PCR结果显示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均可导致斑马鱼眼发育相关基因crb1、six3、lumican、pax6a、pip5k3和pitx2 mRNA水平显著下调.原位杂交结果证实了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均能抑制six3和pitx2在斑马鱼眼部的表达.羟苯乙酯的毒性弱于苯扎溴铵.结论 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诱导的斑马鱼药源性眼损伤与人类眼损伤相似.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评价化学药品眼损伤的体内筛选模型和评价方法.
推荐文章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抗结核药物肝脏毒性比较研究
异烟肼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斑马鱼
肝脏毒性
斑马鱼模型用于药物抗肿瘤活性筛选的研究进展
斑马鱼
抗肿瘤药物
活性筛选
模型
斑马鱼性腺的荧光组织学观察
斑马鱼
性腺
荧光
伊红染色
苏木精染色
HE染色
3种戊唑醇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斑马鱼
戊唑醇
剂型
急性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源性眼损伤快速评价的斑马鱼模型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学科
关键词 苯扎溴铵 羟苯乙酯 眼损伤 基因表达 斑马鱼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4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13X.2021.0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扎溴铵
羟苯乙酯
眼损伤
基因表达
斑马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双月刊
1673-713X
11-5512/R
大16开
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9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2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