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江西省2010-2016 年5-9 月1 597 个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ERA Interim,Daily逐日4 次0.125°×0.125°再分析资料以及南昌和赣州探空资料,筛选出84 例重大短时强降水过程,并建立了5 种重大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副高边缘型、暖切型和台风型,各型分别占比29%、40%、11%、12%和8%.每例过程平均维持时间分别是4.9 h、5.6 h、4.4 h、5.5 h、6.7 h;平均降水强度为31 mm·h-1、27 mm·h-1、45 mm·h-1、30 mm·h-1、36 mm·h-1.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基本出现在5-6 月,副高边缘型主要出现在7 月,台风型在7-9 月且多集中在8月.对于短时强降水的高频区,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处,副高边缘型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西侧,台风型主要集中在江西东北部.5 种类型对应的关键环境参数特征为:冷锋型、副高边缘型及台风型的CAPE 平均在1 200 J·kg-1,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集中在500~1 200 J·kg-1;CIN基本都在20~60 J·kg-1;台风型的K 指数偏高,超过38℃,其他四类达到32℃即可;S指数平均值都低于-1.1℃.T700-T500基本有75%的过程在13℃之上,T850-T500有75%过程达到23℃;冷锋型与西南急流型的850 hPa 假相当位温超过340 K 即可,其他三型需达到345 K;暖云层厚度基本在4 000 m 以上.地面露点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最低为21℃,其次是冷锋型,阈值为22℃,台风型阈值为24℃;大多数PW都在50 mm 以上,平均为60 mm 左右.
推荐文章
重庆东北部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概念模型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地形
概念模型
江西省汛期局地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局地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天气学分型
汛期
2010—2016年江西省暖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短时强降水
统计分析
暖季
降水性质
南疆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及环境参数分析
短时强降水
概念模型
环境参数
南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西省暖季重大短时强降水敏感性参数分析及概念模型
来源期刊 气象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重大短时强降水 敏感性参数 概念模型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4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306/2020jms.0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8)
共引文献  (24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2(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3(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4(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5(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6(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7(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8(1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大短时强降水
敏感性参数
概念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学
双月刊
1009-0827
32-1243/P
16开
南京市昆仑路16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23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