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采用桡动脉前壁正中切口与前侧壁切口建立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近端瘘静脉狭窄发生率的差异,探讨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的桡动脉切口位置.方法 前瞻性纳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新建立自体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桡动脉前壁正中切口组(正中切口组,80例)及桡动脉前侧壁切口组(侧切口组,80例),观察内瘘成功率、血流量、术后1年内近端瘘静脉流出道狭窄率等指标.结果 正中切口组和侧切口组术后一期吻合成功率均为100%.正中切口组和侧切口组患者术后2周肱动脉血流量分别为(746.83±189.85)ml/min和(677.77±173.1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术后8周肱动脉血流量分别为(683.15±173.28)ml/min和(702.80+190.12)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正中切口组和侧切口组术后2周、8周、6个月、12个月近端瘘静脉流出道狭窄率分别为7.50%、13.75%、18.67%、29.16%和2.50%、3.75%、10.38%、16.43%,术后2周和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动脉前侧壁切口术后血流量满意,近期瘘静脉流出道狭窄发生率低,可作为自体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方式的首选.
推荐文章
尸体动脉建立动静脉内瘘术
尸体动脉
动静脉内瘘
不同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穿刺
桡、头动静脉瘘手术改进
动静脉瘘
血液透析
导管插入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桡动脉切口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近端静脉流出道狭窄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切口 桡动脉 流出道 狭窄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429.2021.01.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27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静脉内瘘
切口
桡动脉
流出道
狭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季刊
1674-7429
11-9303/R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