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20年新修《著作权法》未改变现行法的思路,仍将著作权原始归属于作为非创作主体的制作者.这虽有利于权利的统一行使以实现作品价值,但有悖于作者享有著作权的原则,缺乏将制作者拟制为作者之后才能享有著作权的逻辑过渡.新法只赋予作者署名权,无法解释其他三项著作人身权是否存在于视听作品中.在我国影视产业市场现状下,作者尚缺乏市场谈判能力,著作权原始归属的缺失会弱化作者在利益分配中的地位.新法将视听作品区分为"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和"其他视听作品",将权利归属结构复杂化,在不存在制作者主体的"其他视听作品"中,第17条第2款没有适用的余地.有必要对新法第17条前两款的修改进行配套法律解释,完善我国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制度.
推荐文章
论我国著作权法建筑作品的人身权
著作权法
建筑作品
人身权
论人工智能侵犯著作权的责任主体
人工智能
侵权责任
著作权
归责原则
学习著作权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著作权法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 ——以新修《著作权法》第17条为中心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视听作品 著作权归属 制片者 作者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新《著作权法》实施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4
页数 9页 分类号 D923.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63/j.cnki.sdzs.2021.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2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听作品
著作权归属
制片者
作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1-4403
32-1033/C
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5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