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性直肠结肠炎(allergic proctocolitis,AP)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牛奶蛋白AP患儿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电子结肠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以及诊疗经过与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11例AP患儿。首发症状最常见血便,其次是腹胀、腹泻、呕吐。11例均出现血便,腹胀5例,腹泻3例,呕吐3例,发热、反应低下、呼吸暂停各1例。混合喂养4例,人工喂养7例,发病日龄3~12 d(平均8.1 d)。便常规均提示潜血阳性,2例有白细胞、红细胞,便培养均阴性。血炎性指标正常9例, 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增高2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8例,皮肤点刺试验阳性3例。胸腹立卧位X线片正常4例,局部肠管充气、扩张3例,局部肠壁水肿、增厚2例,肠管排列与走行僵硬、肠壁透亮影2例。腹部超声正常2例,肠胀气6例,肠胀气伴少量腹腔积液或肠蠕动差3例。11例肠镜检查均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伴肠黏膜糜烂8例、黏膜出血5例、溃疡灶5例。组织病理学示结肠黏膜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局灶区间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5~30个/HPF。起病后均调整为深度水解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喂养,3~7 d(平均4.3 d)后症状消失。结论:新生儿AP可发生在生后第1周内,血便是主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及检查手段,临床需依据症状、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性回避牛奶蛋白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特征性改变并排除其他病因后诊断。回避过敏原是主要干预措施,预后良好。
推荐文章
110例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过敏性直肠结肠炎
临床分析
肠镜
病理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症40例的诊治分析
牛奶蛋白过敏
游离氨基酸
深度水解配方
家长依从性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综合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综合护理
诊断
32例新生儿食物过敏性直肠炎临床分析
食物过敏
过敏性直肠炎
婴儿, 新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性直肠结肠炎11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直肠结肠炎 婴儿,新生 牛奶蛋白过敏 结肠镜检查 皮肤点刺试验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消化与营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1.03.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肠结肠炎
婴儿,新生
牛奶蛋白过敏
结肠镜检查
皮肤点刺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双月刊
2096-2932
10-1451/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7号院3号楼4单元地下室 100034
82-30
2017
eng
出版文献量(篇)
330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7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