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增生楔主要由海沟复理石、远洋—半远洋沉积和洋岛/海山等大洋板块地层岩石及蛇绿岩共同构成,是汇聚板块边缘古俯冲带构造—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以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双冲断层和紧闭—倒转褶皱,以及片理、碎裂构造、小型褶皱、膝折等不同尺度的构造为特征.增生楔组成包括连续单元和混杂岩两部分,严格受滑脱面位置控制.增生楔是增生型造山带最基本大地构造相,它与弧前盆地、岛弧/大陆边缘弧的时空配置关系可直接指示大洋板块俯冲极性、揭示洋盆演化与造山作用方式.准确识别增生楔,详细解剖其结构特征与组成特征,综合判别并恢复大洋板块地层,可为古板块边界与古大洋盆地消亡位置确定、造山带结构精细划分及造山作用过程重建提供基本依据.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研究增生楔结构和组成、以及大洋板块地层重建的有效手段.以南祁连拉脊山石灰窑增生楔为例,地质填图结果表明它是由中寒武世—早奥陶世洋壳物质构成,自北而南依次可分为海沟—大洋盆地—海山OPS和六道沟SSZ型蛇绿岩,被南倾逆冲断层分割成多个岩片.海沟—大洋盆地OPS岩片基本保留完整地层序列,海山OPS岩片包括连续单元和混杂岩两部分.顶帽山增生楔主要由海山OPS构成,内部结构层序相对完好,是南祁连构造带中保留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海山OPS岩石组合序列.上述不同类型OPS片段和六道沟SSZ型蛇绿岩组成的增生楔与其南侧岛弧带同时代.增生楔—岩浆弧的时空配置暗示寒武纪—早奥陶世时期原特提斯洋自北向南俯冲极性.这些认识为南祁连早古生代火山—岩浆—沉积构造演化以及是否存在古洋盆与古洋盆演化重建提供基本佐证.
推荐文章
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增生楔流体研究进展
俯冲-增生型造山带
弧前增生楔
流体活动
大别造山带铁路隧道气体燃烧的地质意义
大别造山带
铁路隧道
天然气
海相沉积
烃源岩
推覆体
勘探重点
合肥盆地
东疆哈尔里克造山带中红柱石的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哈尔里克造山带
红柱石
显微变形构造
变形机制
构造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造山带中增生楔识别与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增生楔 大洋板块地层 海山 俯冲极性 造山作用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0-448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7/dzkx.2021.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4)
共引文献  (567)
参考文献  (6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8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2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增生楔
大洋板块地层
海山
俯冲极性
造山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