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强制汽车保险的主要政策目的在于给予交通事故受害人充分且快速的救济,而通过何种立法模式可以顺利实现上述目标一直是各国(地区)立法者所面临的核心难题.为了缓解或彻底摆脱汽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费时耗力的困境,比较法上出现了四种立法模式.以此为参照,我国的交强险倾向于采取修正的责任保险模式,因而使得交强险给付在很大程度上与被保险人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分离.也由于交强险片面强调社会救济功能的实现以致于过分偏离了责任保险的轨道,加之诸多不合理的规则设计,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并未真正实现保护受害人的目标.因此在立法论上有必要在《民法典》施行之际对交强险的立法模式加以修正,使其尽可能地回归责任保险的框架,也可更好地应对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
推荐文章
我国UBI车险模式发展探讨
UBI车险模式
问题
发展建议
试论交强险不予赔偿的情形及其范围界定
交强险
不予赔偿的情形
立法建议
MARKOV-GARCH模型对我国证券市场在险价值的度量
MARKOV-GARCH模型
在险价值
拟合优度
中国证券市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比较、定位与出路:论我国交强险的立法模式——写在《交强险条例》出台15周年之际
来源期刊 保险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强制汽车保险 交强险 受害人保护 无过失保险 责任保险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22
页数 16页 分类号 D922.2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97/j.cnki.is.2021.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7)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制汽车保险
交强险
受害人保护
无过失保险
责任保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保险研究
月刊
1004-3306
11-1632/F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5号鑫茂大厦北楼7层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3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531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