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刑法规范随之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刑法修正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不应当随意被民意影响而动摇其立法价值.回应性刑事立法旨在解决当下社会中已经发生且引发广泛关注的问题,屈从民意在刑法中作出回应的非理性立法模式.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中针对近年来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包括长生疫苗问题、冒名顶替上大学问题、性侵幼女案件问题,回应性刑事立法的应急性使其仓促、粗浅,并且非理性,在刑法体系中时常会出现兼容难问题,而且容易使得刑法沦为社会治理的工具,所以刑事立法应当坚持其自身规律,保证立法品质,维护法律权威,坚持谦抑主义,发挥好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推荐文章
从《刑法修正案(九)》看当下反恐
刑法修正案
恐怖主义犯罪
反恐
浅论九个刑法修正案
刑法
刑法修正案
必要性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法完善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刑法修正案
法定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回应性刑事立法反思 ——以《刑法修正案(十一)》为视角
来源期刊 中州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回应性立法 谦抑性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D920.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21.0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12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2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法修正案(十一)》
回应性立法
谦抑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州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3715
41-1275/G4
大16开
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7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7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