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导电剂的添加对负极材料在电池的循环性能中能否发挥其最优的性能起重要作用.文章以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KS-6(导电炭黑)及SUPER-P(导电石墨)两种导电剂对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电池测试系统分析了两种导电剂、负极片的形貌及负极片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粒度细小的球形状的SUPER-P的极片所表现出来的循环性能及大电流放电性能更好,其中首效可达到91.1%,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达到96.2%,600mA/g电流放电时比容量为178.5mAh/g.
推荐文章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研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
包覆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复合物
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纳米硅
人造石墨
碳包覆
聚酰亚胺粘结剂对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硅碳复合材料
聚酰亚胺
改性
循环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导电剂对硅碳复合负极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超硬材料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纳米硅粉 硅碳复合负极 导电剂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和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433.2021.0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硅粉
硅碳复合负极
导电剂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超硬材料工程
双月刊
1673-1433
45-1331/TD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辅星路9号
48-6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