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捕集高炉煤气中的CO2可有效减少钢铁联合企业碳排放,提高高炉煤气热值.为掌握氨法吸收高炉煤气中CO2过程的传热传质规律,建立了吸收塔内气液两相CO2质量传递和守恒、气液两相热量传递和守恒的控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填料层高度、氨水浓度、液气比等因素对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可以用来分析高炉煤气CO2的氨法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规律,氨水浓度和填料层高度对脱除率影响较大.研究为高炉煤气碳捕集提供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氨法吸收CO2过程的传热/传质及反应模型研究
传热/传质模型
反应模型
CO2吸收
氨水
Murphree效率
氨法吸收CO2的研究
氨水吸收
CO2
碳化度
滞留时间
脱除率
反应速度
沼气提纯过程中醇胺溶液吸收CO2传质性能
沼气提纯
填料塔
醇胺
传质
总体积传质系数
中空纤维膜吸收器中CO2吸收过程模拟
中空纤维膜
二氧化碳
膜吸收
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氨法吸收高炉煤气中CO2过程传热传质模型
来源期刊 冶金能源 学科
关键词 高炉煤气 氨法 碳捕集 传热传质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双碳技术|Double carbon technolog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17.2021.05.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炉煤气
氨法
碳捕集
传热传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冶金能源
双月刊
1001-1617
21-1183/TK
大16开
辽宁省鞍山市鞍千路301号
8-14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2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