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七月底的河南,一场特大暴雨让国人格外揪心. 伴随着暴雨灾害的蔓延,既有的关于灾害的记忆被一再唤醒,成为危机处置现场教科书.此次与郑州"7·20"水灾关联在一起的既有灾难事件就有驻马店"75·8"洪灾、北京"7·21"水灾、上海"11·15"大火等.按照常识,既有灾害中的教训和经验会成为解决同类灾害的智慧坐标,以降低社会运行的试错成本.例如,郑州水灾事件中,在京广北路隧道口喊话救人的侯文超,就因为经历过北京"7·21"水灾而对隧道风险有了特别的认知,并救出了很多人.关于灾害的记忆如果能够有这样的作用,善莫大焉,或许,"多难兴邦"的价值逻辑亦在于此.
推荐文章
关注次生灾害
卒中
并发症
危害
形状记忆聚合物机理、表征与多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进展
形状记忆聚合物
机理
表征
多形状记忆
生态学中的植物记忆研究
植物记忆
生态胁迫记忆
表观遗传记忆
生态记忆
土壤记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注灾害记忆
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封2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大学
月刊
1006-1460
31-1157/G2
大16开
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218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