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的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邻近组织的损害.一项大规模的人群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GERD在中国人群的患病率显著上升,2011年与2002年比较,这10年间中国人群GERD患病率上升1.3%,相对增长率达50%以上[1].长期以来对于GERD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常用的有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以及组胺-2受体拮抗剂.多项Meta分析表示,抑酸药对于缓解GERD症状效果好,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2-4],然而多达40%患者会不断复发[5],不能停药,甚至上述药物对小部分患者的症状缓解无效,表现为难治性GERD(refrac-tory GERD,RGERD)[6].近年来内镜下治疗RG-ERD取得了很多进展[7],相对于外科的手术治疗,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以及疗效较好等优势[8].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缝合或折叠术、内镜下射频治疗、内镜下植入或注射疗法、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nti-reflux mucosecto-my,ARMS)、磁括约肌扩张术,其中经口无切口折叠术、Stretta射频、内镜下植入或注射疗法以及ARMS是内镜下治疗的研究热点,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因此本文就RGERD的内镜下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