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化石能源不断被开采消耗以及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1].锂硫电池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不仅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备受青睐[2],而且硫作为活性物质,成本低、储量丰富、环境友好[3].但是,由于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二锂(Li2S)/二硫化二锂(Li2S2)〕都不导电,硫放电后体积膨胀近80%[4],并且硫及其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随着区域硫负荷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5,6].目前,大致有3种方式来改善这些问题,提升硫的利用率:第一,对硫正极改性;第二,对隔膜改性;第三,对锂负极进行保护.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改性材料是碳材料,一方面,碳材料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佳,另一方面碳本身电化学性质稳定,可负载高含量的活性物质硫,提高电极的界面反应动力[7].而考虑到环境因素和经济效益,生物质作为一种可持续碳源,具有易获得、成本低、可再生性好且环境友好等优势,大大提升了碳材料在能源领域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8].与其他的碳材料相比,生物质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如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化学稳定性和再生能力,而且具有天然形成的多孔结构[9],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稳定的芳香结构,这些特性使其能够提升电池的性能,在能源材料中展现出优异的特性[10].
推荐文章
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生物质碳材料制备与应用
锂硫电池
生物质
正极材料
碳材料
穿梭效应
过渡金属硫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锂硫电池
金属硫化物
穿梭效应
形貌
二维MXene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锂硫电池
硫穿梭抑制
二维MXene
化学改性碳在锂硫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化学改性
硫正极
穿梭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质碳源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新材料产业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透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99/j.issn.1008-892x.2021.03.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材料产业
双月刊
1008-892X
11-4396/T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方兴大厦5层
2-623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3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