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犯罪记录制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存在着三种形态:其一,是中国古代作为刑罚之一种的黥刑制度,这是一种针对肉体的低效惩罚;其二,是体现了现代权力规训技术的《刑法》第100条"前科报告制度",它在实践中演变为一种非制度化的社会歧视;其三,是正在构建的承载"犯罪预防""权利保护"和"社会治理"三重功能的国家犯罪记录制度,实质是一种基于信息的制度化控制.这三种模式的更替与演进,并非源于所谓的从野蛮走向文明、从非理性转向理性的启蒙思想所宣扬的单线历史进化论,而是历史的断裂.其中穿插着表面上的权利保护与暗藏着的社会控制两条主线.到头来,这一切不过是"权力—知识—身体"知识型支配下社会对人的控制技术与策略的调整,而作为一项社会控制技术的犯罪记录制度则并未改变.
推荐文章
论犯罪成立的标准--兼议犯罪构成和社会危害性的关系
社会危害性
犯罪构成
犯罪排除条件
刑事违法性
形式违法性
持有型犯罪探析
持有
控制关系
持有型犯罪
我国环境犯罪追诉时效的思考
环境犯罪
追诉时效
起算点
法人犯罪
康德与现代性
康德
现代性
同一性
主体性
审美自律
审美现代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代性、社会控制与犯罪记录制度:犯罪记录的谱系学考察
来源期刊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黥刑 前科 犯罪记录 社会治理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7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88X.2021.06.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黥刑
前科
犯罪记录
社会治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7-788X
62-1129/D
大16开
兰州市安宁西路6号
54-9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