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21年4月22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汪贻广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Quantitative imaging of intracellular nanoparticle exposure enables prediction of nanotherapeutic efficacy". 近年来,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癌症患者的肿瘤异质性使得同一种纳米药物在不同肿瘤类型甚至同种类型不同个体间均表现出较大治疗响应差异,低响应性亚群掩盖了整体治疗效果,导致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成功率较低.传统的定量方法只能提供纳米药物的宏观组织分布,而不能区分细胞内摄取的纳米药物与细胞外及血管中分布的纳米药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纳米载体的细胞摄取及其胞内转运途径对于细胞内靶点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及药效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发展新型智能递送技术,解析纳米药物在活体动物的细胞内外分布与细胞内摄取效率,进而对癌症病人进行筛选,实现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Alamar blue法检测药物细胞内抗结核活性的研究
药物筛选
巨噬细胞
Alamar blue
壳寡糖纳米载体细胞内递送EGFR脱氧核酶的研究
壳寡糖
脱氧核酶
EGFR
基因递送
壳寡糖对大肠杆菌细胞内生物分子动态变化的影响
壳寡糖
大肠杆菌
生物分子动态变化
影响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分析软件简介
软件
方差分析
交叉
生物利用度
平均生物等效性
群体生物等效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汪贻广团队发展纳米药物细胞内生物利用度定量新策略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New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7-448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