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引言 傩,源于原始社会中人类古老的宗教信仰,其内容和形式杂糅,且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随着迁徙、朝代更替和地域的原因,不断发生着嬗变和发展.傩在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的早期证据,诸如《周礼·夏官·司马》中的记载,傩仪的主要表演者,或曰驱傩主体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表现了傩仪表演过程中勇猛、狞厉、威肃的气息,从而实现驱邪逐鬼、祈福禳灾的仪式主旨;又或有《论语·乡党》曰"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穿着朝服站立于东边的台阶上,体现出孔子对待傩舞的肃敬态度.从傩仪式的结构来看,不同的语言共同构筑了其整体表达系统,包括音乐、面具、舞蹈、服饰和文本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国家级或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的认定,傩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不但重新受到了各界的重视,为舞台艺术创作及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研究都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不同地域傩文化中的具体语言形式展开了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广东湛江傩舞面具的符号学研究
湛江傩舞
傩舞面具
符号学
符号象征
民俗文化
探究毛南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传承
毛南族
傩舞
艺术特征
肢体语言
文化传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与现代的对望:艺术人类学视野下湛江傩舞当代文化价值探析
来源期刊 舞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舞蹈
双月刊
0512-4204
11-1546/J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1626《舞蹈》杂志社
2-35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7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