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常认为卵母细胞在成熟分裂促进因子(matura-tion-promoting factor, MPF) 和细胞生长抑制因子(cyso-static factor, CSF)的作用下,发育并停滞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在精子或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卵母细胞才能恢复并完成减数分裂,这一过程称为卵母细胞激活(oocyte activation, OA)[1].1990年,Swann等人通过将精子内提取物注射入卵母细胞内,并观察到受精成功的信号——钙离子振荡,首次提出关于"精子因子"的证据 [2].精源性卵母细胞激活因子(sperm-borne oocyte activation factor,SOAF)被认为是精卵质膜融合后,由精子向卵母细胞质内释放的一种或多种可溶性蛋白,可以启动信号转导通路,通过诱导钙离子振荡以达到激活卵母细胞的目的.目前广泛接受并唯一已明确的关键SOAF是磷脂酶C-zeta (phospholipase C zeta, PLCζ)[4],已有多项研究证实,精子内PLCζ蛋白的缺乏、位置异常、活性及表达异常、相关基因突变与ICSI失败及男性不育相关[4].但其后续激活钙离子振荡和卵母细胞激活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同时,在部分文献中提出其他可能作为SOAF的候选蛋白,但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旨在对SOAF的可能候选蛋白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总结.
推荐文章
卵母细胞激活的信号机制
受精
减数分裂
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激活
卵母细胞的激活
卵母细胞
精子激活
人工激活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研究进展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培养
胚胎发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精源性卵母细胞激活因子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男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卵母细胞 细胞激活 基因表达调控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21.1|R349.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48.2021.03.0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卵母细胞
细胞激活
基因表达调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男科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848
31-1762/R
大16开
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
4-48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