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红粘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围岩上软下硬、自稳能力差的特点,文章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明确了隧道施工原则,并结合现场实际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优化了施工工法和支护参数,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在红粘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地层中施工,岩性分界面位置对隧道变形及结构应力影响明显,随着红粘土在隧道开挖断面的占比增大,隧道洞周位移及初期支护应力显著增大;采取调整台阶高度、取消预留核心土等措施优化施工工法后,最大变形值未超出允许值,初期支护最大压应力未达到材料破坏强度,围岩应力集中减弱,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掘进速度明显提升,避免了岩性分界面位置处围岩易掉块、坍塌等问题.
推荐文章
浅谈隧道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微台阶法开挖
台架
初期支护
高铁隧道穿越不同岩性接触带施工方法研究
铁路隧道
接触带
施工方法
数值分析
围岩变形
围岩应力
支护应力
贵州高速公路红粘土路基填筑施工与改良方法研究
红粘土
路基填筑
碎石改良
包边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粘土与砂岩夹泥岩接触带隧道合理施工工法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隧道技术 学科
关键词 红粘土 砂岩 接触带 隧道 施工工法 开挖支护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规划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81
页数 8页 分类号 U4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07/j.cnki.mtt.2021.02.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4)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粘土
砂岩
接触带
隧道
施工工法
开挖支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隧道技术
双月刊
1009-6582
51-1600/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古楠街97号
62-1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0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