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诊断为RDS的早产儿12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HHHFNC辅助呼吸,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辅助呼吸.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胸片检查情况及患儿吸入气体氧浓度分数(FiO2),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胸片提示RDS Ⅰ~Ⅲ级且FiO2≤0.4(轻中度组),B组:胸片提示RDSⅣ级或FiO2>0.4(重度组).比较两大组中各自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共分析数据125例.A组(HHHFNC组42例,NCPAP组39例),HHHFNC组在鼻损伤发生率上较NCPAP组低(2.38% vs.20.51%,P=0.009),HHHFNC组在腹胀发生率上较NCPAP组低(4.76% vs.20.51%,P=0.031),两组在其他各项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HHFNC组20例,NCPAP组24例),治疗效果上HHHFNC组患儿气管插管发生率较NCPAP组高(40.00% vs.12.50%,P=0.036),HHHFNC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较NCPAP组患儿高(t=2.219,P=0.032),住院时间上HHHFNC组较NCPAP组高(Z=-2.414,P=0.016);并发症上HHHFNC组患儿鼻损伤发生0例,NCPAP组患儿鼻损伤发生6例,发生率为25.00%,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其他各项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HFNC可作为轻中度早产儿RDS初始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对于重度RDS早产儿,HHHFNC作为初始治疗方案时,选择应慎重.
推荐文章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早产儿
呼吸暂停
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在早产儿CPAP撤离后的应用
早产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鼻导管吸氧
DuoPAP联合InSurE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双水平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早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工程 学科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38/j.issn.1672-2019.2021.03.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工程
月刊
1672-2019
11-49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8室
42-273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09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