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太行山和吕梁山(以下简称"两山")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及中共华北根据地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有关抗战时期"两山"沦陷区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在数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以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整体情形言之,则显得十分薄弱;或者说,需要学界强力拓展和深入探讨的空间巨大。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回顾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础性环节,档案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
推荐文章
沦陷区故园诗歌析
沦陷区诗歌
故园诗歌
古城意象
试论日本侵华期间在河北沦陷区推行的日语教育
日本侵华
河北沦陷区
日语教育
奴化教育
"大众化"讨论在沦陷区的进程和意义
沦陷区文学
文艺"大众化"
通俗文学
太行和吕梁山区大豆生态型间差异比较
大豆
生态型
太行山
吕梁山
平川旱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战史要重视沦陷区研究——太行山和吕梁山沦陷区研究的学术检讨
来源期刊 社会科学文摘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抗日战争史 文献整理与研究 华北根据地 沦陷区 档案文献 吕梁山 两山 基础性环节
年,卷(期) shkxw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8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抗日战争史
文献整理与研究
华北根据地
沦陷区
档案文献
吕梁山
两山
基础性环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