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亲水和疏水SiO2纳米颗粒对油酸钠/碳酸钠蠕虫状胶束溶液流变性的影响.疏水纳米颗粒的加入显著增强了溶液的黏弹性;而亲水纳米颗粒则几乎没有效果.Maxwell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与胶束形成交联而促进胶束轮廓长度的增加是疏水纳米颗粒提高溶液黏弹性的主要原因.考察了不同纳米流体的Zeta电位,结果显示纳米颗粒与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形成颗粒-胶束交联结构的关键原因,直接决定着纳米颗粒提高溶液黏弹性.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来看,疏水纳米颗粒浓度越高,体系中交联结构的数目也越多,该结果与疏水纳米颗粒对溶液黏弹性的作用一致.
推荐文章
纳米ZnO对CTAC蠕虫状胶束流变性能的影响
清洁压裂液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纳米材料
拟交联
线性黏弹性
流变性
KEU/VTHEAB/St阴离子蠕虫状胶束的制备及流变性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蠕虫状胶束
动态流变
“lock-in”效应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链长对蠕虫状胶束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蠕虫状胶束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流变性
链长
制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iO2纳米颗粒/蠕虫状胶束混合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学科
关键词 SiO2纳米颗粒 蠕虫状胶束 黏弹性 交联结构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Experimental Techniqu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3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927/j.cnki.syyt.2021.06.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iO2纳米颗粒
蠕虫状胶束
黏弹性
交联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月刊
1006-7167
31-1707/T
大16开
上海华山路1954号交大教学三楼456、457室
4-8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661
总下载数(次)
46
总被引数(次)
1282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