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病的有效诊断方法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46.0±21.6)岁,均有畜牧区接触史。术前完善包虫免疫实验、腹部超声、腹部CT检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6月。对术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情况、手术方式、包虫病复发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术前肝包虫病血清免疫学检查11例为囊性包虫病阳性,6例阴性。腹部CT诊断结果示17例均为肝囊肿。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示14例患者为肝囊肿,3例示肝囊性占位,囊型包虫病不除外;更换高频探头后9例患者观察到肝囊性病灶顶部节段双轨征或局部增厚囊壁,诊断为CE1型肝囊型包虫病,8例仍诊断为肝囊肿。17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均明确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5.0±54.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0±84.5)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2.5)d;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2例术后出现微胆漏,术后5~10 d自行痊愈;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失访,未见肝脏及腹腔包虫复发。结论:在肝脏单囊型病灶的诊治过程中应注意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与单纯性肝囊肿的鉴别诊断,腹部螺旋CT、包虫免疫实验、腹部超声有效鉴别率低,易误诊、漏诊,腹部超声高频探头可一定程度提高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诊断率。腹腔镜技术既是有效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包虫病灶情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安全、可行。
推荐文章
儿童肝囊型包虫病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
儿童
棘球蚴病,肝
腹腔镜
肝囊型包虫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评价
肝囊型包虫病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评价
开腹手术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巨大肝囊型包虫病
肝囊型包虫病
腹腔镜
微创治疗
腹腔镜下肝包虫外囊剥除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疗效分析
棘球蚴病,肝
腹腔镜检查
外囊剥除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及腹腔镜治疗体会
来源期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棘球蚴病,肝 CE1型肝囊型包虫病 肝囊肿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腔镜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3884-20200619-0033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棘球蚴病,肝
CE1型肝囊型包虫病
肝囊肿
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腔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月刊
1007-8118
11-3884/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57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1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7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