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Factsage 7.1热力学软件模拟计算了碱度对烧结矿液相形成性能和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开展了不同碱度的烧结杯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碱度增加,烧结矿理论液相生成量增加,液相黏度降低,液相中Fe2O3/CaO增加,铁酸钙形成条件改善.当碱度为1.95时,铁酸钙含量最高,CaO与Fe2O3结合形成稳定的铁酸钙粘结相,有利于减少Fe2O3发生还原粉化现象;而继续提高碱度至2.05时,颗粒较粗的褐铁矿和赤铁矿与CaO进一步接触、矿化,使烧结矿赤铁矿含量升高,铁酸钙和磁铁矿含量减少,液相黏度降低,孔隙率增大,烧结矿结构均匀性变差,导致烧结矿基体组织结构抵抗还原过程中产生的晶格畸变能力变差,粉化严重.综合考虑碱度对烧结矿转鼓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的影响,在试验所用烧结原料条件下,烧结矿适宜碱度应控制为1.95.
推荐文章
MgO含量对高碱度烧结矿的影响研究
二氧化钛
烧结矿
钒钛磁铁矿
冶金性能
烧结矿组成和结构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烧结矿
质量指标
软熔性能
机械强度
高碱度烧结矿还原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
高碱度烧结矿
还原
显微结构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烧结矿碱度应用研究
烧结矿碱度
BP神经网络算法
灰色关联分析
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碱度对烧结矿液相形成性能和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钢铁研究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烧结矿碱度 液相形成性能 转鼓强度 低温还原粉化指数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冶炼与加工|Smelting and Worki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4-592
页数 9页 分类号 TF0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20024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6)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2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结矿碱度
液相形成性能
转鼓强度
低温还原粉化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研究学报
月刊
1001-0963
11-2133/TF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80-2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9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75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