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患者采用单排锚钉缝合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术后3、12个月应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肩关节恢复效果;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术后3、6、12个月应用持续性被动活动度测量装置测定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术后12个月患者复查肩关节磁共振成像,评估肩袖再撕裂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12个月肩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76.19%(16/21)、95.24%(20/21),对照组患者术后3、12个月肩关节恢复优良率均为63.16%(12/19);2组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7,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68,P<0.05).2组患者术前ASE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ASES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ASES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术后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12个月ASES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A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显著大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显著大于术后3个月(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显著大于术后6个月(P<0.05);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肩袖再撕裂发生率分别为0.00%(0/21)、26.32%(5/19),观察组患者肩袖再撕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3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2/21)、15.79%(3/19),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05).结论 与单排锚钉固定术相比,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大型肩袖撕裂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