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普通民众对河北省承德市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的认知大多基于其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风景优美的旅游避暑胜地,但对其历史沿革以及三代塞罕坝人为实现绿水青山而战天斗地的坚守知之甚少.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曾经是古代皇家狩猎之所.随着清王朝逐步走向没落,受制于吏治腐败与财政颓废,处于内忧外患窘境的清政府不得不开围放垦.之后经历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性采伐与山火灾祸,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已损毁殆尽、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然不复存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原.如果不加紧治理,内蒙古浑善达克等四大沙漠将持续南侵,严重威胁首都北京.1962年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林场总场,开启了塞罕坝的建设征程.自此,三代塞罕坝建设者历尽艰辛将沙地变林海、荒漠变绿洲,创造了塞罕坝奇迹,铸就了感人肺腑的塞罕坝精神.探究话剧《塞罕长歌》的创作特点不仅有益于促进现实题材话剧的长足发展,更有益于启迪我国话剧民族化创新之路.
推荐文章
矛盾与兼容:话剧艺术的创作与创业
话剧
艺术创作
艺术创业
演员二度创作对话剧表演的重要性探析
话剧表演
演员素养
二度创作
话剧《六羡歌》的文化创意产品属性
文化创意产业
六羡歌
文化创意产品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解析
媒介融合
新闻采编
新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话剧《塞罕长歌》创作特点解析
来源期刊 中国戏剧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剧目赏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戏剧
月刊
1001-8018
11-1767/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B座7层
2-3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