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真皮乳头层成纤维细胞(Fp)、网状层成纤维细胞(Fr)和肌成纤维细胞(MFB)在瘢痕疙瘩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 2019年5-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5例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20 ~ 50岁,取皮损组织,以15例年龄匹配的女性乳房整形术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CD90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从3例正常皮肤和3例瘢痕疙瘩组织中分离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处理两组细胞O~48 h,观察细胞表型的变化,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FAP、CD90和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组织中,FAP+/CD90-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浅层,FAP-/CD90+细胞集中在真皮深层,CD90+细胞几乎不表达α-SMA;瘢痕疙瘩组织深层可见大量FAP+和CD90+细胞,大量CD90+细胞同时表达α-SMA.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几乎不表达α-SMA,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TGF-β1处理24 h时,正常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α-SMA+细胞荧光强度(21.058±0.709、27.112±0.097)均高于未处理组(11.312±0.636、21.306±0.464),t值为22.430、13.370,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TGF-β1处理48 h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AP、CD90、α-SMA mRNA相对表达水平(92.610±3.667、1.366±0.105、3.240±0.141)与蛋白表达水平(0.652±0.073、1.046±0.119、0.946±0.117)均高于处理前(均P< 0.05).结论 瘢痕疙瘩组织真皮深层的CD90+(Fr)细胞异常增生,提示针对真皮深层异常增殖活跃的FAP-/CD90+(Fr)细胞群进行定向干预可能提高瘢痕疙瘩治疗疗效.
推荐文章
periostin在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氢化可的松对其表达的影响
基因,periostin
成纤维细胞
瘢痕,肥大性
瘢痕疙瘩
氢化可的松
丝裂霉素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瘢痕疙瘩
丝裂霉素C
细胞周期
凋亡
cyclin D1
caspase-3
人periostin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成纤维细胞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periostin
成纤维细胞
RNA干扰
瘢痕疙瘩
慢病毒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真皮网状层成纤维细胞在瘢痕疙瘩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乳头层成纤维细胞 网状层成纤维细胞 CD90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4-50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5541/cjd.202009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乳头层成纤维细胞
网状层成纤维细胞
CD90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