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二维轴对称流体模型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电极结构下大气压Ar等离子体射流的基本特性.第一种是带绝缘介质的针电极结构(电场方向和气体流方向平行),第二种是在第一种电极结构的介质管外增加一个垂直气流方向的接地环电极,第三种是不带绝缘介质的裸针电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接地环电极的引入对介质管内外的射流传播影响不同.在介质管内,接地环电极使管内表面附近的径向电场增加,电子密度升高,射流传播速度加快,但对中心轴附近的电场和电子密度影响很小;然而在介质管外,接地环电极的引入导致轴向和径向电场均减小,从而引起射流的传播长度减小,射流通道径向收缩.通过带绝缘介质的针电极和裸针电极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去掉包裹在针电极上的介质后,由于等离子体电势升高,电场增加,射流的传播长度几乎增加一倍,峰值电子密度增加近一个数量级,而且在整个射流通道内电子密度都保持相对高的值.此外,对3种电极结构下的主要活性粒子的产生和输运进行了比较研究.
推荐文章
DBD大气压等离子体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大气压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介质阻挡放电
流体力学模型
粒子云-蒙太卡洛方法
低于一个大气压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光谱研究
等离子体物理学
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等离子体激活板
聚合物薄膜的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射流无掩膜刻蚀工艺
微等离子体
聚合物薄膜
工艺参数
刻蚀工艺
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对聚丙烯表面改性的影响
等离子体
聚丙烯薄膜
表面改性
亲水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电极结构下大气压Ar等离子体射流的流体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关键词 大气压Ar等离子体射流 电极结构 二维模拟 活性粒子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等离子体及应用技术|Plasma and It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0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5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4/HPLPB202133.21014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压Ar等离子体射流
电极结构
二维模拟
活性粒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