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昆虫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夜行性昆虫成功进化出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感觉机制,普遍认为夜行性昆虫主要依靠嗅觉和机械性感受等来探索环境,其视觉器官发生了退化或功能丧失.近年来,随着红外夜视、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觉神经等生物新技术的应用,昆虫视觉生态学研究出现了突破性进展,自2002年以来陆续发现蛾类、蜜蜂和蜣螂等夜行性昆虫进化出了非凡的微光视觉(dim-light vision)能力,在夜晚(光照强度低于0.3 lx)依然可以如同在明亮的白天一样清晰、准确地感知目标物体特定的视觉特性,如明暗、颜色、形状、大小、对比度、偏振光和运动状态等,展现出视觉调控夜行性昆虫行为活动的巨大潜力.此外,这些夜行性昆虫复眼瞳孔、小眼焦距、视杆和色素颗粒等方面进化出了一些相应的形态生理特征,以提高光学灵敏度适应夜间微光环境.鉴于夜行性昆虫微光视觉行为及其视觉适应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见于少数访花昆虫或粪食性昆虫,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重大夜行性农业害虫的微光视觉及其应用的研究;(2)非典型重叠复眼的光学结构特征及其应对微光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3)夜行性昆虫响应微光环境的视觉适应机制研究;(4)基于夜行性昆虫微光视觉行为研发新型害虫防控技术.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视觉适应性的图像增强算法
图像增强
视觉适应性
视觉现象
图像退化模型
昆虫不同寄主种群遗传分化及其生理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昆虫
不同寄主
遗传分化
生理生化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彩色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
显著性区域提取
视觉注意机制
分水岭
区域化空间注意力模型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交通路标检测方法
视觉注意
灰度变换
路标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夜行性昆虫微光视觉行为及其视觉适应机制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夜行性昆虫 微光视觉 颜色视觉 视觉导航 复眼 视蛋白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REVIEW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5-146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96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80/j.kcxb.2021.12.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夜行性昆虫
微光视觉
颜色视觉
视觉导航
复眼
视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