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乔伊斯的《阿拉比》讲述了一个男孩在精神瘫痪的世界中经历的情感顿悟,而卡夫卡在《城堡》中则讲述了一位受命赴某城堡上任的土地测量员K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城堡的故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存在主义所关注的荒诞无意义的世界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其中人的生存状况却大同小异,只有通过自由选择才能创造意义,若对比分析二者中世界的荒诞、自我存在意义的建构,可以发现人类经历的困境根本上都是相同的,尽管每个个体的人生的具体细节和操劳的细节各不相同.在存在主义看来,人类面对世界的荒诞时如何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十分重要.
推荐文章
探析《飞越疯人院》——荒诞世界的出口
飞越疯人院
荒诞
超现实主义
中世纪道德剧
《我不是潘金莲》中荒诞与严肃的艺术特征探究
《我不是潘金莲》
荒诞
严肃
艺术特征
荒诞的世界与孤独的存在——《禁闭》与《现实一种》之比较分析
《禁闭》
《现实一种》
荒诞性
圆形结构
比较
阿拉善荒漠4种植物叶RNA/DNA比和RNA/蛋白质比的季节变化
阿拉善荒漠
RNA/DNA比
RNA/蛋白质比
季节变化
群落演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拉比》与《城堡》中"荒诞中的自我"
来源期刊 文学教育(中) 学科
关键词 存在主义 乔伊斯 《阿拉比》 卡夫卡 《城堡》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阐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存在主义
乔伊斯
《阿拉比》
卡夫卡
《城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教育(中)
月刊
1672-3996
42-1768/I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2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06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53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