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补网(NETs)抗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正常人外周血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并使其与痤疮丙酸杆菌进行孵育.采用荧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confocal)观察NETs的形成,使用SYTOX Green对NETs的形成进行定量,菌落计数法检测NETs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杀伤.结果:痤疮丙酸杆菌可以诱导NETs的形成,随着时间的延长,NETs的形成逐渐增多(90 min,15%;120 min,22%;180 min,44%;P<0.05);在PMNs与菌孵育时间固定的基础上(2h),随着痤疮丙酸杆菌菌量的增多(1∶5,1∶10,1∶20),NETs的产生明显增多(11%、21%、43%;P<0.05);中性粒细胞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杀伤作用,中性粒细胞对痤疮丙酸杆菌的胞外杀伤机制主要通过NETs介导.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杀伤痤疮丙酸杆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推荐文章
血清淀粉样蛋白A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中性粒细胞
炎症
人组蛋白3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形态学和显微观察
游离DNA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髓过氧化物酶
抗甲状腺药导致粒细胞缺乏与血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粒细胞缺乏
抗甲状腺药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PI3K/Akt信号通路在SLE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中的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
PI3K/Akt信号通路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补网抗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761,8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58.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21.026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痤疮丙酸杆菌
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