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有效拓宽油菜遗传背景,探明新型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西藏芥菜型油菜品种与西藏甘蓝型油菜藏油5号进行种间有性杂交,研究获得的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①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102~ 125 d之间,平均119 d,生育期整体低于对照品种,呈现早熟的特点.②产量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千粒重大是参试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较对照品种较明显的特点,千粒重分布于2.74~5.42 g,36个品系的千粒重大于对照品种,其中XZ6、XZ21、XZ423个品系的千粒重大于5 g;参试5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单株粒重分布于12.21~55.29 g,12个品系的单株粒重大干对照,其中XZ46、XZ47、XZ493个品系的单株粒重大于50 g,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③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参试油菜品系含油量34.63%~ 51.50%,平均44.79%,其中有8个品系含油量超出了50%;油酸含量23.44%~69.52%,平均51.54%,13个品系超出对照,其中品系XZ11不仅表现含油量高,而且油酸含量也在65%以上,如果将其后代对油酸进行定向选育,有可能培育出油酸含量更高的品系.[结论]54个品系中发现了生育期短、千粒重大且产量性状优于甘蓝型亲本、合油量高于甘蓝型亲本、油酸含量高于65%、达到双低品质标准强于甘蓝型亲本.这些品系将为今后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优良的亲本资源.
推荐文章
春播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光温因子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春播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产量
光温因子
典型相关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甘蓝型油菜产量因素评价
投影寻踪
油菜产量预测
产量因素
高维数据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嫁接嵌合体的性状表现
甘蓝型油菜
芥菜型油菜
嫁接嵌合体
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长江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熟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来源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新型甘蓝型油菜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评价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CROP GENETICS & BREEDING ? GERMPLASM RESOURC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7-1374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213/j.cnki.scjas.2021.7.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3)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甘蓝型油菜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农业学报
月刊
1001-4829
51-1213/S
大16开
成都市外东沙河大桥侧
62-15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7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