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针对抗磷脂抗体升高的住院患者,评估抗磷脂抗体和院内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种类的抗磷脂抗体对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抗磷脂抗体谱中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3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49例,女236例,年龄1~105岁、中位年龄37岁。依据住院期间是否经影像学检查检测到血栓将所有受试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栓组102例,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3~105岁、中位年龄58岁;非血栓组283例,男性83例,女性200例,年龄1~94岁、中位年龄31岁。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抗心磷脂IgM/IgG抗体(aCL-IgM/IgG)和抗β2糖蛋白I IgM/IgG抗体(抗β2GPI-IgM/IgG)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狼疮抗凝物(LA)采用稀释的蝰蛇毒实验(dRVVT)和硅藻土凝固实验(SCT)方法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抗磷脂抗体中位数水平。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血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用χ 2趋势检验确立aCL的中高滴度数值,并用Logistic回归验证。 结果:血栓组的中位年龄(58岁)以及男性(64.7%)、吸烟(16.7%)、高血压(63.7%)、糖尿病(28.4%)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 Z=7.685,χ2=38.077、16.312、37.769、24.749, P<0.01)。血栓组的抗β2GPI-IgG、dRVVT的阳性率(11.8%和78.4%)明显高于非血栓组(5.3%和60.1%),dRVVT的中位数水平(1.29 RU/ml)也高于非血栓组(1.23 R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4、10.309, Z=3.539, P<0.05)。aCL-IgM的中位数水平,非血栓组(2.3 MPL)高于血栓组(2.0 MPL)。aCL-IgG的阳性率,血栓组(18.6%)略高于非血栓组(10.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龄、dRVVT升高、抗β2GPI-IgG升高是血栓的高危因素。以36 GPL作为aCL-IgG的中高滴度数值,血栓风险增加2.45倍。 结论:抗磷脂抗体谱中,DRVVT方法检测的LA、抗β2GPI-IgG、aCL-IgG可能是对住院患者院内血栓形成有预测价值的实验室指标。aCL-IgG的中高滴度数值设立在36 GPL可以较好的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
推荐文章
抗磷脂抗体与青壮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 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
抗磷脂抗体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超声心动图表现和抗心磷脂抗体相关性研究
超声心动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心磷脂抗体
相关性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抗磷脂综合征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子痫前期患者抗磷脂抗体水平变化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妊娠
高血压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GPI抗体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磷脂抗体升高与住院患者院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 血栓形成 实验室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0-11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201028-013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磷脂抗体
血栓形成
实验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0253-9624
11-2150/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1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8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22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