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70年,Friedenstein首次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多能基质细胞,呈梭形,可以进行体外克隆和多向分化,被称为CFU-Fs(colony-forming unit fibro-blasts),随后发现这种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是间叶组织细胞谱系的共同前体细胞,因其具有干细胞的部分特性,而被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BMSCs是一种能够进行体外贴壁增殖、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异质性细胞群,其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谱系.由于BMSCs易于分离和保存,具有"归巢"特性、免疫原性低、肿瘤风险低、伦理争议小等优势,其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价值.但因缺乏统一标准,BMSCs在体外扩增时的纯度、活性、表型和分化潜能差异很大,这成为导致基础研究结论各异和临床试验效果不一的重要原因[1].因此,深入认识BMSCs不同分离方法和培养条件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验目的做出相应选择,是进行BMSCs实验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就BMSCs在分离培养中的实验要点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形态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诱导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细胞增殖测定
间质干细胞
骨髓
免疫细胞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与培养技术
来源期刊 宁夏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纯化 鉴定 培养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3-5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Q81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21/j.1001-5949.2021.06.057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纯化
鉴定
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宁夏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949
64-1008/R
大16开
宁夏银川市北京东路340号
74-15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