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高剂量多黏菌素B与标准剂量多黏菌素B为基础联合治疗方案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肾损伤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的90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多黏菌素B使用剂量分为高剂量组[多黏菌素B剂量≥2.50万U·kg?1·d?1,31例(34.4%)]和标准剂量组[多黏菌素B剂量<2.50万U·kg?1·d?1,59例(65.5%)],观察两组患者多黏菌素B的疗效、肾功能的变化及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因素。结果:高剂量组日均多黏菌素B剂量和疗程分别为(2.98±0.45)万U/kg和(9.16±4.15)d,标准剂量组分别为(1.73±0.35)万U/kg和(7.32±3.8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3.36, P<0.01; t=2.04, P=0.04);高剂量组有效率为83.9%(26/31),标准剂量组有效率为61.0%(3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95, P=0.03)。标准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水平分别为55.00(37.00,92.47)和50.10(34.00,156.0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78, P=0.07),45.8%(27/59)的患者发生AKI;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水平分别为69.40(47.00,94.70)和116.20(59.20,213.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99, P<0.01),67.7%(21/31)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AKI;两组AK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4, P=0.04)。高剂量组30 d病死率为32.3%(10/31),因AKI死亡4例,标准剂量组30 d 病死率为49.2%(29/59),因AKI死亡10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2.36, P=0.12;χ 2=0.25, P=0.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高剂量多黏菌素B(调整 OR=2.662,95% CI 1.082~6.549, P=0.03)与AKI发生独立相关。 结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患者使用高剂量多黏菌素B具有较高的有效率,AKI发生率显著升高。
推荐文章
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多黏菌素的复兴
多黏菌素B
多黏菌素E(黏菌素)
多黏菌素衍生物
结构-活性
Ⅳ期压疮创面革兰阴性细菌感染耐药分析
Ⅳ期压疮
革兰阴性细菌
耐药分析
多黏菌素E肾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多黏菌素E
肾毒性
机制
自噬
多黏菌素B治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颅内感染疗效分析
多黏菌素B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颅内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黏菌素B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疗效与肾毒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多粘菌素B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 肾损伤 药物毒性 药效动力学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7-100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10304-002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粘菌素B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细菌
肾损伤
药物毒性
药效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月刊
1671-7368
11-479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82-63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3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