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作用.方法 100例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汀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溶血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酸相似磷脂(AP)、潜伏期(PL)、波间潜伏期(IPL).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分别为(37.2±4.2)、(42.3±2.1)、(42.6±3.5)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3±4.3)、(35.7±2.2)、(37.5±3.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L(5.9±0.2)ms、IPL(2.1±0.1)ms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3)、(1.8±0.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PA、AP水平分别为(0.9±0.2)、(1.8±0.3)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2±0.2)、(2.3±0.2)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血流速度以及改善LPA、AP、PL、IPL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推荐文章
参麦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研究
后循环缺血
眩晕
参麦注射液
倍他司汀注射液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卒中后肺炎病人预后的影响
脑卒中
相关性肺炎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药物疗法
甲磺酸盐类
倍他司汀
血液流变学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后循环缺血
眩晕
补阳还五汤
甲磺酸倍他司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学科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甲磺酸倍他司汀 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用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21.04.05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甲磺酸倍他司汀
老年急性后循环缺血眩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药
旬刊
1673-7555
11-5547/R
16开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80-60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713
总下载数(次)
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