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2019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32例成年ITP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中位年龄32岁(22~72岁),对其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及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为30名健康体检者.结果:32例ITP患者中,GP Ⅰ bα+GPⅡb/Ⅲa双抗体阴性组12例,GPⅠ bα+GPⅡb/Ⅲa双抗体阳性组7例,单一GP Ⅰ bα抗体阳性组9例,单一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组4例.4组CD4+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25.03%±3.14%)、(42.23%±9.62%)、(33.68%±12.77%)、(28.1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CD8+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27.43%±5.25%)、(20.67%±8.03%)、(20.82%±9.52%)、(29.35%±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CD4/CD8比值分别为(0.95±0.24)、(2.33±1.06)、(1.87±1.42)、(0.9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ITP组与对照组CD3+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61.45%±11.82%)、(72.94%±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D4+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32.75%±10.77%)、(68.0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3).双抗体阳性组与双抗体阴性组CD4+T细胞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Ⅰ bα抗体阳性组与GPⅠ bα抗体阴性组CD4+T细胞表达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无效型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有一定关系,对ITP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价值
血小板减少性,免疫性
自身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淋巴细胞亚群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异常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发病机制
调节性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发病机制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表面CD41、CD62P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淋巴细胞亚群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素无效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血液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淋巴细胞亚群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年,卷(期) 202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研究报告|TREATISE-RESEARCH REPORT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7-8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5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1/j.issn.1004-2806.2021.11.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糖皮质激素
淋巴细胞亚群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血液学杂志
双月刊
1004-2806
42-1284/R
大16开
湖北武汉解放大道1277号
38-16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3258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