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道德修养是中国学习与教育传统的终极目标.作者通过对上海学龄前儿童进行考察,揭示了当代社会转型给道德教化的传统带来的新挑战,展现了儿童与育儿者、儿童世界文化和成人世界文化之间的张力,同时记录了孩子们在多个道德领域的敏感性是如何产生的,包括同理心和利他主义、公平和所有权、慷慨和互惠分享等.
推荐文章
如何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
家庭
学校
浅谈我国传统医学伦理观对现代护理道德观形成的借鉴意义
传统医学
伦理观
护理道德观
借鉴意义
现代道德仍需传统滋养
文化传统
现代道德
现代社会
伦理问题
旧道德
人和
文明
关怀伦理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怀伦理
道德教育
德育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道德与现代伦理之下的"好孩子"教育
来源期刊 教师博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教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009.2021.09.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师博览
月刊
1008-5009
36-1222/G4
16开
江西省南昌市
44-3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