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表观扩散系数(ADC)-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uminal型与非Luminal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41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图像,根据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分为Luminal A、Luminal B、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和基底样型4个分子亚型,Luminal A、B型统称为Luminal型,HER-2过表达和基底样型统称为非Luminal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8例)和验证集(103例),在ADC-MRI上勾画病灶的三维感兴趣区(3D-ROI),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回归模型对特征进行降维、筛选和构建预测模型;通过验证集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从ADC-MRI图中共提取25508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9个特征用于构建预测模型,这些特征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1).该预测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3[95%置信区间(CI)0.790~0.917],诊断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753,准确度为0.775,阳性预测值为0.641,阴性预测值为0.892;在验证集的AUC值为0.764(95%CI 0.664~0.864),诊断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712,准确度为0.738,阳性预测值为0.533,阴性预测值为0.897.结论 基于ADC-MRI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可作为一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表观扩散系数差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导管微小浸润癌的诊断价值
导管原位癌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病理组织学
不同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分子分型的MRI表观扩散系数特点研究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子分型
生物学因子
早期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肿瘤
癌,导管,乳腺
早期诊断
超声检查
分子分型
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程度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肿瘤间质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观扩散系数MRI影像组学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放射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表观扩散系数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乳腺放射学|Breast Radiolog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6-939,9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7.9|R.445.2|R4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671.2021.06.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表观扩散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2-1671
61-1107/R
大16开
西安市环城南路西段20号海联大厦6层605室
52-9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06
总下载数(次)
19
论文1v1指导